想想最近很熱門的「粉塵爆炸」,我不相信主辦彩虹派對主辦單位中沒有任何一個想到這個危險性,如果沒有,怎麼會有粉末中含水量比較多這個設計?主辦單位應該是想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,這個機率微乎其微。
但儘管機率再低,還是有機率,對於時間軸積分,不管再小的機率,積分的時間長,都會變成很大的機率,只要有機率,過久了必然會發生。
但想想,人們又豈會不知道要小心這些細節?我們剛開始接手某些工作的時候都是很小心翼翼的,深怕犯任何錯誤,但只要工作時間長了,就會開始慢慢忽略某些細節,因為那些細節幾乎不會發生問題,但幾乎不會與完全不會畢竟不同,然後該發生的總是會發生。
一年前彩粉路跑發生爭議的時候,我跟老婆就聊到麵粉是會爆炸的,這太危險了吧。但聊著聊著也覺的機率太低,在開放空間,彩粉濃度很難高到引起連鎖反應的狀況。路跑來講的確不太可能發生爆炸,頂多就是小範圍的燃燒。我猜想,整個過程就是:
【少量彩粉路跑】=>〔沒有發生危險〕=>【大量彩粉路跑】=>〔沒有發生危險〕=>【定點彩粉活動】=>〔沒有發生危險〕=>【更大型的定點彩粉活動】=>〔爆炸〕
如果這次沒發生爆炸,我想遲早會發展成【室內彩粉活動】,當在室內噴發彩粉,幾乎可以肯定必然會爆炸。
我的確覺得台灣教育蠻失敗的,但當專業人員、政府單位、公司行號的專業及細膩度都不夠,就不該要求平民百姓要比他們懂得還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